2021年5月30日 星期日

服務主管必修|26堂經營學-5後勤客服如何主動開發客戶

 最近因為疫情關係,人手不足,物流量大增,客人來電訂貨外送以及熊貓、UberEat量大增,從開門電話就響個不停。因此在服務客人與銷售需要做ㄧ些調整。

👆銷售前準備:營業前現場再次清掃,環境消毒

1.門市開門把店裡的東西都整理好後,開啟平板,全部先按暫停接單。拿平板再巡店ㄧ次將缺貨的商品關掉。foodpanda會有預訂單,將預定單東西準備好。都處理完之後才開啟營業。

2.在物流進貨的時候,將平板再度按暫停,上完菜之後,再重整一次缺貨的商品才開啟營業。熟悉現場商品庫存有助於接單時的處理速度。

3.如果電話訂貨或是兩個平台訂單實在太多,那就暫停其中一個平板,先消化完訂單再開啟。

4每次接單後,發現商品快賣完了,要隨時處理將商品改為【已售完】


👆銷售中努力

1.準備好手提電話,推車菜籃,邊接電話邊服務客人。首先確認客人是否要買菜葉(最容易缺貨),先選擇菜葉再推薦客人買其他東西,從客人的需求中告知現在的優惠品項,鼓勵客人多帶。確認金額及地址後,包裝完整,發送快遞。友善提醒客人大概16:00之後快遞幾乎不接單了,下次要再早一點訂菜,現在收到貨時間可能會比較晚。

2.一人拿平板找貨,若是很多單就按暫停接單先消化訂單。熊貓的訂單,先看一圈訂單的品項與數量是否庫存足夠,缺貨可以先按右上角拒絕選項將缺貨的東西按勾選,然後再接單。

UberEat則是快遞接單後就無法刪掉商品,必須打電話聯絡客服刪除(處理時間會5分鐘以上,因此用手機處理是比較好的選擇,為避免處理一單要花5~10分鐘,缺貨物品隨時按停止銷售非常重要)

有缺貨的狀態,貼心告知快遞,請快遞告訴客人,已刪掉商品或是請客服從後台信用卡退款。

商品拿好後,寫平台名+單號+總價,交給櫃檯打單,櫃檯確認金額無誤再打出發票。然後再一個人接手包貨。

3.平台訂單,主動和快遞對點商品是比較好的,客人沒有購買提袋,幫忙裝箱或是回收紙袋,是給快遞和客人的貼心舉動。(曾有收到客人打電話來罵為何不提供袋子)

4.現在的疫情讓客人不會想久待在門市,因此主動詢問客人的需求很重要,連講解也不用太長,快速幫他找到東西然後結帳讓他離開。

👆銷售後服務力

1.現場缺貨時請客人留下資料,到貨時打電話通知。

2.有些客人常買的東西,到貨時也可以打電話或是line詢問是否需要幫他留。

3.記得客人的喜好,有活動或是新品可以介紹。

👆服務團隊的助力

1.每個人都有其強項,知道對方的強項可以派任適合的任務。

2.同事都會輪休,比如說平台快遞比較需要繁瑣操作的,剛好比較會處理的人休假,現場可以預估情況,就將其中一個平板暫停營業,讓不熟悉的夥伴慢慢熟悉操作。

3.忙起來時難免會疲累生氣,喝口水休息一下,暫停接單,請夥伴支援非常重要。


2021年5月6日 星期四

服務主管必修|26堂經營學-4面對奧客後,服務人員如何在低潮中復原

 顧客真正需要的是 1.道歉  2.解決方案

顧客的抱怨不一定都是負面的,思考顧客的需求,不要發洩情緒到客人身上:

1.顧客的抱怨是正面的壓力,那麼就是ㄧ種學習。

2.如果從客人那裡得到負面壓力,請團隊協助你的崗位工作,抽離現實休息。

3.冷靜思考10分鐘,和自己在一起,允許自己有脆弱的時刻。


服務覺察力:面對客人讓你不開心的是什麼?

1.是事件本身?

2.顧客的言語?

3.事件讓你聯想到過去的創傷經驗?

核心概念:學習轉換角色,換位思考逆境復原力

1.理解客戶的負面情緒,但不需要接受他的負面情緒:客人因為門市的產品而產生困擾,那麼就是先【聆聽】→【復述】→【解決方案】。

2.客人的困擾可能是改善工作流程的Point。

3.允許客人有生氣的權利。

4.面對自己的情緒,正確的知道壓力是什麼?從哪裡來?這是自己的嗎?不是的話為何要把別人的壓力當作自己的呢?

面對奧客→這是人生的轉彎,即將開始的挑戰與學習→奧客是負面的貴人

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服務主管必修|26堂經營學-1什麼是好服務?如何在服務中進行自我覺察?,

 1.好服務要有:愉快的感覺,讓客人可以得到問題的解決,要有求好的企圖心。

2.現在客人要求產品品質好、價格低、產品性價比高、贈品多元,甚至服務人員要顏值高。

3.實體店面要讓客人有好的服務體驗,電商是要讓客人方便使用

4.每個客人都有其服務標準,如果無法達到期望,可能會直接去別家購買、上網負評

5.荷包佔有率:我們有什麼不一樣,讓客人一進店就心甘情願的貢獻金錢買產品?品質、用過都說好、服務親切......,專注在這些優點上經營。

6.一個通路一次滿足所有需求(食衣住行育樂通通在一家店買到)或是買什麼東西就是要去棉花田買,其他家的都不行,這個東西就是要做到專精讓客人都指定買棉花田。

7.資訊爆炸,可能客人比你還專業,專業永遠在進步,感性需求反而是最重要的突破口。服務不帶溫度就算商品佳,價位OK客人也會跑掉。

8.客人有很多種,有的客人就是貪小便宜,有的客人就是因為品質好才買,有的客人是暖心客人,是否在每種客人進來時都不帶評判的服務客人,即使她是個貪小便宜的客人?

說話及態度會在無意之中表現出來。也不需要為了挽留客人而做出超過服務範圍的事情,是否願意什麼樣的客人的錢都願意賺?帶有評判的眼光服務客人,這個是好客人、這個是壞客人,自然吸引到店裡來買東西的人都是你眼中的壞客人(因為你腦袋想的都是她們的不好!)。

你也許查覺她們的意圖是甚麼不好的,但是不帶評判而且覺察的去服務客人,客人自然會來,而她們的不良意圖也不會實現。因為你是有覺察而且不帶評判的去服務他們。

9.有話好說,說好話,好好的說,帶有愉快的感覺,門市人員是服務的關鍵第一線,去冰的茶會少一公分,這個一公分可能就因為說話而失去一個客人。那究竟要怎麼說,或是乾脆倒茶時補給客人一公分?

其實是態度,表現的態度,說話的態度,還有省思力。跟客人買東西不帶環保袋,不想花錢買袋子,只想要透明袋子一樣。

你的態度讓客人有好心情,客人只是想要解決問題(不再多花錢更好),提供其他解決方案或是好好的說明,他就不會生氣,覺得我們服務態度不佳。

10.有溫度的服務:服務客人的同時教育客人,讓客人認同我們的企業文化,但又不是教訓的口氣。愉快的、不帶評判的告知,客人認同了,了解了,必定會有所回饋,不一定是立刻的購買產品,是一個長期的經營。

11.有時候客人期望得到的服務真的就是我們無法提供的,客人表達憤怒在所難免,得到如此的結果也不必因此而氣餒自責,因為每個客人對服務的要求標準都不一樣,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更加的覺察客人的需求,盡心盡力服務下一個客人,愉快的工作,愉快的服務客人。


服務主管必修|26堂經營學-3養成解決問題的服務力

正確解決問題是客人對店家印象的重要關鍵

發生問題,和顧客交談的時候有三大原則


1.千萬不要和客人對立:
       👀客人超討厭你說這些話,你這樣說等於是在懷疑他
  • 真的嗎?
  • 不會吧!
  • 怎麼有可能!
     😒為什麼之前可以現在不可以?!
  • 請客人回溯一下當時的情況,看能否還原真相。
  • 透過感謝客人的問題反映,表達我們有聽到你的問題
  • 以人性化的方式解釋公司的規定,比如不可以提供袋子包冷凍,但客人不願意花錢買二次袋,我們可以以蘋果的隔板紙或是泡綿或是早餐的牛皮紙袋,或是乾淨的回收塑膠袋為他隔開其他商品。     


2.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耐心解說顧及顧客心情
  • 要先平復自己的心情,才有辦法顧及客人的心情。
  • 客人是因為不了解為何會這樣才會生氣
  • 客人絕對不是來凹你的,不要覺得每個客人都是貪小便宜的人
👌因應方法
  • 和緩真誠的語氣溝通
  • 先感謝客人告知問題,以同理心顧及客人感受。
  • 復述一次客人的問題,確認是否理解對
  • 清楚說明原因,提供替代方案
👯棉花田APP註冊會員成功,但是跟電腦連線過慢,有的客人跟他說【說明電腦連線很慢,請他在店裡逛一下等連線成功或是隔天再來】就OK。
💀但是有的客人很生氣說這是你們的問題為何不能先拿走米再補條碼。
  • 真的很不好意思電腦連線很慢,我們又必須要您的條碼才能領用。不然這樣,請留下您的電話跟連絡姓名,我幫您保留一包。您大概什麼時候來呢?

3.快對準的提出替代方案,勿拖時間
👋授權者解決客人的不滿意,做到及時停損
👍時間與速度的效率很重要
❤態度決定一切,微笑處理,快速提出替代方案,幫助客人轉移注意力

服務主管必修|26堂經營學-2培養溝通與觀察

 服務人員的觀察溝通很重要

1.感同身受力,在關鍵時刻觀察客人的需求,給客人想要的,甚至為他們多做些甚麼,記得照顧好每一個客人,若是手上正忙,請其他夥伴支援。

關鍵時刻:

(A)進店時:客人有拿很多東西,第一時間給他們菜藍跟推車,告訴他們可以把東西放推車上,比較不會那麼重。

(B)客人眼睛一直看來看去,直接問他們要不要幫他們找東西。太太在選菜,先生站著等,搬凳子給他坐,拿試吃給他。

(C)離開時:幫客人放籃子推車,跟他們打招呼再見。如果近期有什麼優惠剛好是客人想要的,可以稍微提一下。


2.第一線人員授權文化、免單權:

(A)公司與員工互相信任,公司授權,員工適時給予客人更多福利優惠

(B)比如當天要下架的麵包、小菜以優惠價格賣給客人,或是領用送給客人


3.三個KPI

(A)笑起來:有溫度露出牙齒的笑容,溫暖的招呼

(B)跑起來:小快步完成任務

(C)答起來:客人問的問題之外,永遠比客人詢問的多一些回答,多一些設身處地的著想,為客人多做一些什麼。比如懷孕的客人買很多東西,買完幫他提出門口。

2021年4月24日 星期六

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內向型人工作part 2怎樣融入新環境


❤Part 2內向人怎麼融入新環境❤

🚩3壓力
1.新環境
2.新人際關係
3.新表現:自我期許與周遭期許

🤔跟工作表現無關的事情也會讓你感到沮喪,例如找不到咖啡粉在哪裡。
🤔內向者無法很快認識很多人。
🤔給自己3~6個月熟悉

🚩融入新環境3方法
❤建立
1.熟悉感:個人定位/長官同事之間的關係/競爭關係,收集團體必需了解資料:
  (1)全局:組織圖了解妳所在的位置,我的主管是誰?主管的主管是誰?我常接觸到的部門是誰?
了解主管的首要目標是什麼?可以協助他完成目標。
  (2)個人:從認識一個人開始慢慢擴大認識其他人。建立真實情感連結,工作以外有些共同的話題。
  (3)細節:盡快熟悉公司常用縮寫或是名詞或是產品讓別人覺得你已經進入狀況與同事建立熟悉感。例如保健品的功效,精力湯的做法。

2.信任感:提升自己的好的方面的曝光度。
(1)工作速度與品質good,建立良好第一印象
(2)有效率的取得幫助,如何提問可以得到幫助與良好印象? 要怎麼說?說出三大重點:
  (A)要問的主題是什麼?(B)不懂的點在哪裡?(C)可能會花多少時間詢問?
(3)多走動擴大人脈:把握機會認識不同部門的人,目標導向團體活動,慢慢拓展。不用刻意。

3.價值感:有辦法幫助別人完成目標
  (1)主動貢獻自己的技能與時間:剛到職時,工作份量通常不會很多,主動去分擔一點點其他人的工作,可以拉進團隊距離。
  (2)主動分享業界或團隊相關的資訊。對他人有所貢獻,創造自身價值感。

😆注意:達成工作目標為首要任務,避免成為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