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服務要有:愉快的感覺,讓客人可以得到問題的解決,要有求好的企圖心。
2.現在客人要求產品品質好、價格低、產品性價比高、贈品多元,甚至服務人員要顏值高。
3.實體店面要讓客人有好的服務體驗,電商是要讓客人方便使用
4.每個客人都有其服務標準,如果無法達到期望,可能會直接去別家購買、上網負評
5.荷包佔有率:我們有什麼不一樣,讓客人一進店就心甘情願的貢獻金錢買產品?品質、用過都說好、服務親切......,專注在這些優點上經營。
6.一個通路一次滿足所有需求(食衣住行育樂通通在一家店買到)或是買什麼東西就是要去棉花田買,其他家的都不行,這個東西就是要做到專精讓客人都指定買棉花田。
7.資訊爆炸,可能客人比你還專業,專業永遠在進步,感性需求反而是最重要的突破口。服務不帶溫度就算商品佳,價位OK客人也會跑掉。
8.客人有很多種,有的客人就是貪小便宜,有的客人就是因為品質好才買,有的客人是暖心客人,是否在每種客人進來時都不帶評判的服務客人,即使她是個貪小便宜的客人?
說話及態度會在無意之中表現出來。也不需要為了挽留客人而做出超過服務範圍的事情,是否願意什麼樣的客人的錢都願意賺?帶有評判的眼光服務客人,這個是好客人、這個是壞客人,自然吸引到店裡來買東西的人都是你眼中的壞客人(因為你腦袋想的都是她們的不好!)。
你也許查覺她們的意圖是甚麼不好的,但是不帶評判而且覺察的去服務客人,客人自然會來,而她們的不良意圖也不會實現。因為你是有覺察而且不帶評判的去服務他們。
9.有話好說,說好話,好好的說,帶有愉快的感覺,門市人員是服務的關鍵第一線,去冰的茶會少一公分,這個一公分可能就因為說話而失去一個客人。那究竟要怎麼說,或是乾脆倒茶時補給客人一公分?
其實是態度,表現的態度,說話的態度,還有省思力。跟客人買東西不帶環保袋,不想花錢買袋子,只想要透明袋子一樣。
你的態度讓客人有好心情,客人只是想要解決問題(不再多花錢更好),提供其他解決方案或是好好的說明,他就不會生氣,覺得我們服務態度不佳。
10.有溫度的服務:服務客人的同時教育客人,讓客人認同我們的企業文化,但又不是教訓的口氣。愉快的、不帶評判的告知,客人認同了,了解了,必定會有所回饋,不一定是立刻的購買產品,是一個長期的經營。
11.有時候客人期望得到的服務真的就是我們無法提供的,客人表達憤怒在所難免,得到如此的結果也不必因此而氣餒自責,因為每個客人對服務的要求標準都不一樣,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更加的覺察客人的需求,盡心盡力服務下一個客人,愉快的工作,愉快的服務客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