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 星期五

不管是好的壞的信念都要清理

不管是好的信念或不好的信念,都要清理。
 
雖然我們常聽到「信念創造實相」,但事實上,我們的思想跟信念都是光子的排列組合。
 
很多人常會忽略一件事,只要是我們對這個想法跟信念是「有感覺的」,通常它就是一個「限制性的信念」。
 
例如你可能想要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你想要很有錢,當你有這個想法,第一你可能在宣告你沒有這個東西,反而釋放出來的能量是你的匱乏。第二,這個匱乏的意識資料也是需要被療癒淨化的。
 
或是如果你有一個想法,覺得做人就是要孝順,你會發現,你的身邊就會出現很多不孝順的人;你可能也會發現,你的爸爸、媽媽、公公、婆婆越來越難搞,孝順越來越不容易;或是你的小孩子也不太會孝順你。
 
為什麼會這樣子?我們來思考一件事,為什麼一個人會對「做人就是要孝順」這句話有感覺?八成是過去世的他或他祖先,在生命過程當中,一定有過一些我們所不知道的無明執著或傷痛的經驗。
 
他可能經驗了類似這樣的狀態很多次,或者是曾經看到身邊有一些人不孝順,而造成生命當中的遺憾。
 
當你對一個信念、一個想法有感受的時候,你都應該意識到,八成是我們資料庫裡面有一些東西,你也要把這個東西清理掉。
 
這個資料如果沒有清理,它就很有可能會在共同資料庫中去連結,繼續示現我們生命中出現這樣的情境。

所以當我們有一些固著的想法的時候,當然是要做療癒淨化囉!

#垂直思考

操作是否到位

❓問:一直有用噴瓶做療癒,但是家人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時好時差,是不是我的方法做錯了?
 
☀我用一個比喻:假設這個空間很臭,可能是有十個會發出惡臭的來源,你處理掉其中一個會發臭的東西,你會發現,哎!好像改善了。
 
可是沒過多久又聞到味道,那味道可能是來自別的地方。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性。
 
也有可能是因為得失心。像我們上課時提到,當你橫向思考,又重新下了註解,就等於在意識界裡加了一筆資料,這個投影的狀態就會重複發生。
 
其實就算事件重複發生,你要明白,真實的他是圓滿的,只是正在做著一個有疾病的夢,所有的發生、所有光子的排列組合,都是讓我們有機會去處理累世的資料。
 
常有人問我說:「你知道嗎?我操作了一個多禮拜,可是都沒有像你說的有很神奇的效果」我就問他你怎麼操作的?
 
往往他唸出來的內容都對,但是唸得很快,像趕著交作業。你不一定要照我上課時給的文字,你可以用自己的話,帶出情感,試著感受當你呼請時,面前來了一群需要幫助的眾生,祈請諸佛菩薩的時候,也能感受到佛菩薩的加持與慈悲。
 
如果你對這個原理不是很清楚,就容易落入上形式上的操作。
  
有時候我在輔導一些操作不到位的家人,我會回頭重新跟他把理論再說一遍。
 
「這個世界是光子的排列組合沒有問題吧?」
 
「那會排成什麼樣子是不是資料庫這樣寫?」
 
「那資料庫是誰留下來的?」

「是過去世的我們或我們的祖先。」
 
「那我們上課的時候是不是有提到,意識界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所以涵蓋了所有的時間跟空間?」
 
「我們介紹這個噴瓶,是可以連結意識界的強波器」
 
「那我們用垂直思考和慈悲祈禱,加上透過這個噴瓶,幫助留下資料那些過去世的自己跟我們的祖先,幫助意識界的頻率做調整。當意識資料改了,光子的排列組合就會改,劇情就會變,這件事情本來就是理所當然,不是嗎?」
 
他會連續說:嗯嗯,對。
 
這就對啦!明白到「理所當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一旦養成了這樣的思維模式,就能把垂直思考加慈悲祈禱活用在你的生活當中。
 
那什麼是療癒到位?就是每次療癒的時候,都能產生有效的時空重疊,並且每個留下資料的眾生都得到清淨與解脫,資料便消失了,就不會再改變光子的排列,出現相同的劇情。
 
舉個例子,今天假設示現出你有這個狀態的,一共有200個資料,你每次操作的時候處理到2、30個,操作7~8次就能夠好。
 
那萬一造成你這個狀態的資料超過1000個呢?就需要多噴一個月。
 
所以療癒跟吃藥不一樣,不用問要噴幾次才會好,因為跟背後有多少時空的眾生有關。只要有噴到位,你一定能感受到改善。

#垂直思考
#慈悲祈禱

專業服務力-03提高顧客忠誠度的四大法則

 

四大步驟

表示歡迎➙了解需要➙超乎需求➙超乎想像


十個法則

【表示歡迎】

1.記憶力養成:記住客人的名字、喜好習慣、常買的東西

2.獻上最好:客人到店時告知他常買的東西有新貨到,甚至是打電話給他詢問是否需要。

3.效率最佳:專屬客人的服務,特別為他留下來的東西。

4.重視細節:建立與客人的關係做互動。觀察客人所需。

【了解需要】

5.洞悉需求:解決客人的tone點,客人需要什麼,並且活化他的需求,比如客人買金銀花C是為了要打疫苗做準備,那麼可以建議他買膠原蛋白或優蛋白補充蛋白質或是海洋鎂放鬆精神。

👉重複練習:記住客戶的喜好➝替他準備➝記住客人重視的細節

【超乎需求】

6.分析關鍵:以客人能接受的範圍(預算)為他挑選最適合的商品。

7.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做出符合客人立場的優惠方案。尊重客人與客人連結。

【超乎想像】

8.限期專屬:善用每個檔期活動,針對客人的喜好告知優惠活動,還有VIP、聯名卡客人的專屬優惠。讓客人有專門為他準備的貼心感覺。

9.滿意期待:每過一段時間產品品質與技術的升級,讓客人相信產品的價值符合它的價格,使用也有符合客人期待的效果。每年的檔期活動+信用卡、不定期的優惠等等各種活動的疊加效果增加客人的滿意度與回購率。

10.改善現況:在服務過後,將客人的回饋記錄,做出改善方案。

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肉身只是地水火風的假合

當你有一些想法,甚至有一些貪、嗔、癡的時候,你很清楚的知道,那個有貪、嗔、癡的並不是你,那個貪、嗔、癡只是中性的光子的排列組合。
 
我們的生命當中不管出現什麼樣的劇情,其實都是資料庫示現出來的,而這些東西都不是真實的,當我們有這個明白,你就破了「身見」。
 
哦~搞了老半天,原來真正的我們是後面的這個我,而我們以前所認為的我,事實上只是我們的意識資料庫改變光子的排列,所示現出來的。
 
我們真的可以很清楚的明白,這個肉身,真的只是地水火風的假合,而我們所有的情緒,包括我們的思維、想法,事實上也是中性的光子的排列組合。
 
真正的我們其實是源頭,而我們現在所存在的這個世界,也只是共同意識資料庫所示現出來的一個幻相而已。
 
所以破身見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當我們很清楚,色、受、想、行、識都只是資料庫的示現,而資料就是來自於過去世的我跟我的祖先,因為無明執著或傷痛經驗,所留下來的一些資料,加上我們意識裡的分別、介入,才出現出這些劇情。
 
當我們有這個明白的時候,很多生命當中的劇情,對我們來講干擾就不大,我們就更容易「心不隨境轉」,慢慢的就可以成為自己生命當中的主人。

2021年7月1日 星期四

打動人心的專業服務力-顧客抱怨處理的原因和種類



平台開始多元化之後,客人可以在任何平台抱怨,所以立即快速有效率幫助客人解決需求,讓事件停止發酵很重要。

顧客抱怨處理流程

1.標準化
2.合理化
3.流程化
4.制度化
5.創新化

如何處理客人的抱怨:


【客人只是想要解決問題】

他們希望被公平對待:
1.程序公平:客訴的標準流程
2.結果公平:需求被滿足
3.互動公平:不是被傲慢的對待

【客人抓狂的原因】

1.對客人的要求超出準備與期待:客人臨時退貨沒有帶發票,退貨被拒時會發怒。門市人員需要溫和耐心的說明原因。通常客人會先打電話告知要退貨,這時候事先告知需要備好什麼東西,在期限內來門市退貨。讓客人有心理準備會更容易接受。

2.態度傲慢:客人來買東西是要買開心,但是被服務人員的態度激怒就變成不好的購買經驗。

3.挑剔或無理取鬧:的確有一些客人態度本來就很傲慢,會要求一些超出門市服務範圍的事情,但這也不是門市人員也用傲慢的態度服務回應的原因,可以堅定溫和堅持的服務客人。

4.公司決策:有時候想要更好的服務客人,但會礙於公司規定而不能這麼做。

5.客人個人的壓力

6.客人被私事困擾

員工方面:

1.通常在門市,遇到客人抱怨(不管是電話或是親自到場),第一件事絕對不是反駁客人說的話,用私人情緒去影響服務品質是大忌。

2.在聽客人說話中,抓住客人要求的是甚麼,理解客人的需求,針對狀況處理。

3.客人付錢給我們是要買服務,請盡量放下個人對客人行為的評判,運用同理心去體諒客人急於解決問題,以尊重友善的態度,運用專業知識、有效率的方式幫助客人解決問題。

4.有時候是客人自己的私人原因打電話來抱怨,而我們知道產品其實沒有問題,這時候只要傾聽就好,不要帶評判,通常不帶評判的傾聽可以讓客人很快冷靜下來。我們聽完之後,就讓他過去,不要讓那些話留下來,另外不做評論也可以讓我們不容易被客人情緒影響。

5. 5W1H: 客訴時,先留下姓名電話,抓出重點:發生甚麼事?何時發生?為何發生?在哪裡發生?處理的是誰?現在要怎麼解決?整理出來,重複一次給客人聽確認是否有理解錯誤,然後判斷是否可以自行決定處理方式,若不行,則告知客人會回報上級,再請上級告知處理方式後回電。

6.客人在對話中生氣時,真誠道歉很重要,不要覺得這個不是你做的就不想道歉,你認為被罵很無辜,心生反抗憤怒,你要知道他是在罵人,但他只是想要發洩,他其實不是罵你,不需要自行對號入座。

公司方面:
1.規章制度/作業流程標準
2.商品的品質是否足以被客人放大檢視
3.退貨的標準,客訴的SOP。
4.隨時通過門市回報去觀察了解客人遇到的狀況,對SOP做修整,靈活改善全方面的服務。

個人心得:
1.大部分的客人都不是實質意義上的奧客,其實他們也希望好言好語的請服務人員幫忙解決問題。但在經歷幾次不舒服的購物經驗後,造成在再次經歷時會預期會再碰到不佳的客訴經驗。因此在投訴抱怨時,開始用憤怒去包裝言語武裝自己。這個時候,我們服務人員要比客人更加冷靜,不帶評判去處理,不用言語刺激客人,真心誠意幫忙解決需求,態度先做足,那麼就算是最後的結果不甚完美,客人也不會怪你。

2.同樣的,服務人員也不要帶著【客訴的客人都是奧客】的心理去處理客訴,你的能量已經讓客人覺得不舒服了,那想要完美解決就更不可能。也許可以轉變成來客訴的人,是【有需求需要被解決的人】。客人花了錢買你的東西,還願意幫你找出公司與門市看不到的盲點,這樣不是很好!不然找出盲點是要花大錢請顧問來看的!

3.當然最重要的是【練習允許】,允許客人可以客訴,允許自己偶爾有情緒無法良好的處理客訴,對自己全然的允許,對客人全然的允許。那麼,漸漸的在處理客訴時,就能不帶情緒的把事件完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