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自我思路脈絡整理-原諒與寬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自我思路脈絡整理-原諒與寬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3月21日 星期四

原諒與寬恕?

如果事件發生的當下感到憤怒傷心的負面情緒,要嘛情緒發出來,要嘛找出憤怒的源頭。

這樣是一種對那個事件的ending。這個很重要。
如此一來,遇到下次類似事件時,才不會因為前次的情緒累積引發更大的爆發。

但通常,人們遇到事情時,會選擇隱忍,不會把憤怒悲傷說出來,因為社會觀感,因為人情壓力,因為沒有勇氣………總之那時可能會覺得被傷害了。

我們要寬恕那個傷害我們的人嗎?這個是個人自由,我覺得不一定要,但是肯定要寬恕那時覺得受傷的自己。

舉例來說,被朋友A騙走一大筆錢。
「我原諒我自己那時候被妳騙了。我原諒我自己那時候沒有察覺不對勁結果被妳騙了。沒事了,我學到教訓了。謝謝我自己。」

通常人會覺得憤怒覺得受到傷害,很大的原因可能是「自己對自己憤怒怎麼會被騙」,然而因為「不願意承認自己就是被騙了,自己就是這麼笨被騙了」,然後才轉換成「我很憤怒妳怎麼可以騙我」。

找到問題點了嗎?

對,就是搞錯了。「我搞錯了」,朋友A其實是個不守信用的人,我卻以為她不會騙我。「我搞錯了」,我其實也會被人騙,我沒有自己想像中的精明,然後我的錢就被騙走了。

如果願意承認這些事實,錢被騙走是一定會生氣的(畢竟有損失!),但是這個生氣的情緒不會持續太久,甚至還可能會在冷靜之後採取法律行動把錢討回來。也不會在以後遇到類似事情時又開始碎碎念。

1.起情緒的當下:問自己究竟哪裡搞錯了才會這麼生氣。
2.承認事實:我的確被騙了,這是事實,我不夠警覺,這是事實。我的朋友不守信用,這是事實。
3.原諒自己當時做了蠢事。下次遇到類似情況,警覺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