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6日 星期日

【有得失心怎麼辦?】

操作到位的變化順序,必須是
1.你的心情先有鬆開的感覺
2.接著因為療癒眾生而有悲憫的感動
3.心靈平穩滿足
4.然後才是物質界的變化
漸漸地你在生活中會發現,你對於人事物的接納度變得很高,不會有什麼分別與批判。
 
雖然物質界的變化,可以驗證我們資料有沒有清理完成,但是如果重心放錯就起不了化學反應。
 
這個物質世界只是投影,我們來思考一件事:為什麼會有得失心?回歸原理,其實不是你學不會,只是化學反應中間的要件沒有達到:心靈沒有得到滿足,才會想找物質界的滿足。
 
當你覺得療癒卡住了,或是很想擺脫物質界的狀態,這裡提供幾個理性接納、慈悲跟愛的實務操作,可以讓你快速拉升頻率。
 
第一,你可以對自己說:「我依然深深地接納我自己」,例如:即使我又發脾氣了,我依然深深地接受我自己。即使事件再度重演,我又把事情搞砸了,我依然深深地接納我自己。
 
重複念幾次,直到能量鬆開,通常唸個10次左右,就會感受自己被愛籠罩,沒有批判。
 
第二,你也可以對自己說:「我只是還沒有看到事情的全貌」,例如:我討厭的事一再發生,即使用噴瓶清理也清不掉,沒有關係,我只是還沒有看到事情的全貌。一樣重複唸個幾次,那個情緒張力就能得到舒緩。
 
第三,「事情的全貌」是什麼?想必是過去世的我或我的祖先,一定有某些我還察覺不到的無明執著與傷痛經驗。就是因為還沒察覺到,所以療癒無感。
 
這時你可以往後退兩步,想像你就是「尋聲救苦」的菩薩,帶著好奇與悲憫,去尋找瑟縮在暗處的過去世的你或你的祖先,讓他們得到清淨與解脫。
 
耶穌也曾經說過一個比喻:一個好牧羊人擁有一百隻羊,有一天走丟了一隻,他會先放下這九十九隻,起身去找那隻迷路的羊,一直到找著為止。
 
你會發現,當你有這個想去療癒的願心,你很快就有靈感,因為「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耶穌也說「尋找的就尋見」。
 
有可能是無意間看到電視上的影片、聽別人說的一段故事,經由各種方式共振到你的內在,能讓你知道需要療癒的那個資料是什麼。
 
第四,我們可以藉著「聽自己說話」的方式,去找到那個等待我們療癒之處。因為人都有慣性語言,慣性就是資料庫的反射機制,所以負向慣性語言,通常就是線索。再套用當導演的遊戲,想想看,是因為有怎麼樣的傷痛經驗,才造成這樣的負向慣性呢?
 
我們生活在這物質世界,得失心在所難免,我們當然希望事情很順暢,在操作的時候,假設你有時間,先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回顧一下我們上課講的東西,什麼東西是主要的,什麼東西事實上根本不需要做處理,提醒一下自己,或許這樣操作的時候,就不會有得失心,而不是告訴自己「不要有得失心」。
 
我們會有趨吉避凶的心態,以階段性來說也沒有不好,我們本來就是為了處理人生困境才來學習的。
 
但就像佛法說的,雖然所有的法都是夢幻泡影,但也不是叫我們離一切的方法,是要有離一切物質現象的明白:一切都是光子的排列組合,然後善用療癒淨化的方法。
 
所以單純的把垂直思考運用在你的生活當中,這個當下如果有什麼不OK的,就只要處理這個狀態的資料庫而已,不需要再有其他額外的連結。

#垂直思考
#理性接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